今日之森

还有多远,一念之间。

研究生应该把自己培养成顶级时间管理大师

2021-09-06


时间管理大师 时间管理大师,网络流行语,出自电视剧《隐秘的角落》里的学霸-朱朝阳,剧中他的暑假每天都过的很充足,一天内一半时间与张东升周旋,剩下的时间就是和普普、严良两个小伙伴一起合计对策,和爸爸学游泳,晚上听英语听力,写日记喝牛奶。然后依然是学校年级第一,并且活到最后成为剧中终极大boss!2020年12月29日,微博推出2020娱乐十大热词,时间管理大师入选。

看到这里,很多研究生朋友们不得不为朱朝阳竖起大拇指,毕竟,我们也总是幻想如果自己可以分身就好了,那样就可以安排分身1没日没夜看文献,紧抓前沿动态;分身2紧锣密鼓做实验,一批接着一批不停的干;分身3就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,比如玩……

我们谁也不是孙悟空,没办法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。再加上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实在有限,那就不得不把自己逐渐培养成为时间管理大师。

成为时间管理大师迫在眉睫 有一段时间,网络上关于996的讨论很热,殊不知大多数研究生们长期过着8127的科研生活。

与此同时,“科研狗”、“打工人”、“搬砖”、“工具人”等词汇也经常被研究生们拿来自嘲,这也形象的描绘了大多数研究生的真实写照。

想要在科研上做出点成绩,还真的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和辛苦。但是真的只能8127吗?

可怕的不是8127,比8127更可怕的是,8127了很久之后却发现课题依然毫无进展,不仅课题没有进展,其他各方面也均没有进步。在这种恶性状态之下,就会有很多不好的情绪,这也在情理之中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有的人选择了放弃,有的人会选择安于现状,有的人会随波逐流,有的人会一改当初的豪言壮志,总之,科研之路留下的全是辛酸。

那真的只能向这种糟糕的状态妥协吗?当然不!

造成上述糟糕状态的原由,在我看来有几个方面:

一是每天把自己安排的很满,从早忙到晚,忙碌了很久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,归结于目标不明确;

二是没有适时地停下来,做科研急不得,有张有弛才会厚积薄发,有的时候适当的停下来思考,或许更有益处,比如,实验做不下去的时候,那就多看看文献;

三是和导师同学交流不够,自己闷声做科研,大多数情况下会让自己的思维逐渐变的迟钝,视野变的狭隘,这种不交流的闭门造车也只会让自己逐渐走入一个胡同。还有一个原因,在我看来很重要,那就是调整好科研和生活关系,毕竟生命中除了科研,还有很多很重要的事情值得我们驻足。

这么多的事情需要考虑,这就有必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出色的时间管理大师! 那如何成为时间管理大师呢?

有老师说过这样一席话,做实验之前,不要着急,慢慢地想,可以多花一点时间想,想清楚,慢慢地想,想清楚了就快快的做。如果没有想清楚,就草率的开始,忙来忙去忙的自己满头大汗,到头来也得不到结果。

实际上能做到这一点,就已经是合格的时间管理大师了。

从这位老师的观点出发,我们很容易发现单从科研时间上的安排来说,大约8成左右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思考(看文献),2分左右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做(具体试验)。这样便可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赢得时间,少走弯路,省下更多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。

这在我看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时间管理理念。

有高级就有普通,不展开,简单举一个例子,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,我爸问我,家里要是来客人了,先洗杯子还是先烧水?

上述两种时间管理理念,我都没有举特别具体的例子,其实也没法举例,因为我自己也才在不断地摸索之中,何况每一个人的学习路径都不同,有那么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。

科研之余,应该更加热爱生活 压力大,是研究生们普遍的状态。而成为时间管理大师,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生活的节奏,以更好的状态投入科学研究。